目前第九届“互联网+”大赛的通知已经下发。为了帮助院校更好地备赛和参赛,新大陆教育在此分享“互联网+”大赛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指南。希望这些指南能够帮助院校的师生们打磨参赛作品,提高赛事成绩。
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是评委认识项目的第一步。一个好的名称可以让评委对项目印象深刻。因此,给项目取一个好的名称至关重要。名称要让评委了解项目的目标、优势,并与后面的项目产品内容和解决的问题相吻合。
2
背景分析
项目团队从社会或市场现象中发现了一个痛点问题,并通过调研发现这个问题广泛存在。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这进一步坚定了项目团队解决这个痛点问题、创新产品的决心。这个过程弘扬了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家国情怀,恪守了伦理规范,有助于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3
产品介绍
产品是一个项目的核心,决定了项目的上限。在介绍产品时,不仅要清楚地说明产品的功能和技术,还要指出哪些功能和技术具有创新性,其他产品没有的特点。需要具体说明这些技术达到了何种水平,在市场上处于何种地位,并申请了多少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作为技术壁垒。同时,要介绍项目团队如何研发和推出产品,充分展现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真实体现团队与项目之间的关系。
4
市场分析
“互联网+”大赛是创新创业类赛事,具有商业属性,要求项目产品能够真正落地并实现商业转化。因此,需要进行市场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容量和潜力,以更好地将项目商业化。同时,还需要进行竞争分析,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创新优化,打造项目自身的竞争力。
5
团队介绍
项目团队就像是一个公司的成员,因此团队的组成原则和过程需要科学合理。团队介绍应展示团队成员具备支撑项目成长所需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同时准确呈现团队与项目之间的真实性和紧密程度。
6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体现了项目是否具备商业化能力。只有商业模式可行,项目才有落地的可能性。因此,需要通过合理分析项目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体、营销推广方式、盈利模式以及后续的战略方向,来设计一个完整、创新且可行的商业模式,展示团队的商业思维。
7
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指的是项目能够创造的除企业收益以外的其他附加价值,如就业机会、教育等。要展现项目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带动就业、解决社会问题等。
8
财务预测
要实现项目的商业化落地,财务分析和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团队成员对项目的各项投入情况、项目产品的成本和销量、融资计划等。这些预测能够展现项目团队创立和经营创业企业的潜力,以及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情况。
9
风险预测
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健康、正常地发展,需要提前预测和规避相关风险。针对具体项目,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备注
如果您是老师,并且有关于双创赛事交流合作、产业命题赛道合作、专创融合建设等方面的需求,请添加以下微信群。(如果因人数限制无法加入,请联系当地销售人员帮忙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