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储能项目开发和方案设计
博客分类1
2023-06-08 07:47
41
0
本文重点分析工商业储能系统所带来的系统优势,工商业储能项目前期收资、初步设计方案等设计要点。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将储能电站比喻为一个蓄水池,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水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在工业用户中其可以进行峰谷调节,以缓解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变压器的负担,提高光伏系统消纳比例,另外利用峰谷电谷差获取一定的收益。此外,对于有重要负荷的用户,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备用电源以保证重要负荷供电持续性。事实上,我国的工商业侧储能早在2017年就开始起步。当时,在北京、江苏、广东等地区,以中天科技、南都电源为代表的储能厂商通过“投资+运营”的方式进行项目开发。但由于电力市场不完善,以及较高的投资成本,项目收益难言理想,工商业侧储能走入低谷时期。如今,行业再度升温,完全来自市场的驱动除了系统成本大幅下降,电力市场机制日益完善之外,工商业储能产品的迭代进化,对工商业场景更加友好,也推动了工商业储能需求的释放首先,在设计理念上,由原来集装箱式的工程化的思维转变到产品思维,工商业储能产品大多采用模块化、一体化设计,便于调试易于运输和安装,减少占地面积;其次,由于柜体化的设计,组串式技术成为主流;第三,注重产品的易扩展性,以适应不同场景的容量需求。第四,液冷等新型温控技术也在储能柜上实现应用由于场景高度分散,未来工商业储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张翼表示,电源侧和电网侧的储能玩家,大概可以数得过来,工商业侧的或将是源网侧的数倍。工商业储能竞争的维度也更加多元。除了上述产品力和资本运作能力上的比拼,更深层的竞争壁垒在于对场景的深入理解。业内早已共识,并不是所有客户都适合开展储能使用,工商业储能市场开发需要从客户实际用电情况及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提供定制化服务,这是工商业市场开展的核心。储能项目收资要求储能系统作为工商业应用场景中对电网以及光伏系统的补充,系统方案需要结合工商业光伏系统进行设计;目前市场针对光储融合系统方案主要有交流侧耦合方案和直流侧耦合方案。交流侧耦合方案指光伏和储能在交流侧连接,储能系统可以接入400V低压侧,也可以集中接入10kV~35kV母线。直流侧耦合方案指储能系统接入直流侧,这个方案中光伏逆变器需要预留储能接口,还可以适当提高超配比例,当光照特别好的时候,组件功率大于逆变器功率,可以从直流端分出一部分到储能,直流侧储能效率高。江苏某地园区计划新建储能系统,项目地已建有光伏电站,光伏容量450kW,变压器总容量1600kVA,用电均衡,为24小时生产,计划建设储能系统,本项目在已建光伏场站中增加储能系统,适合交流侧耦合方案,采用储能一体机系统。园区供电为两路10kV接入,1#变为主变、2#变为备用。两路进线设置投切和相关闭锁装置,经1600KVA变压器降压为0.4KV后给厂内各负载供电;450kW光伏系统低压接入厂区低压配电系统。厂区内部每日负荷相对比较稳定;根据光伏发电量和园区实际用电负荷对比可以看出发电量基本上小于用电量,这就为储能第一次放电提供了消纳空间;下午到晚上由于发电量基本上小于用电量,故晚间谷时储能充市电。该项目高峰平均负荷约为700kW,夜间受园区产线控制,谷时平均负荷约为350kW,光伏容量约450kW;本次项目可利用剩余容量初步设计储能200kW/400kWh。储能系统可以做每天两次充放电循环,两次充电分别于谷时和平时,两次放电分别在两个高峰段。系统整体策略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整体控制策略以尽量减少电网用电为主,最大限度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当光伏功率Ppv≥负载功率Pload,负载优先使用光伏供电、多余的电量供给储能系统充电、再多余光伏电量并网到电网出售。当光伏功率Ppv≤负载功率Pload,负载优先使用光伏供电,不足部分优先由储能供应,再不足部分由电网供应。这里有相关高质量资料2000+份均可下载,更有行业大咖技术交流。除了资料下载,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进入星球后,你可以发表主题,分享资料,心得,也可以发起提问,获取私人定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