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培训班第四讲如约举行,东方启明特邀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许爱红教授为周村区、文昌湖区全体班主任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提供专业培训。
许教授以《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为主题,从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学校教育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讲解,并指出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引路人,强调班主任教育的重要性,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关注孩子的精神、心理成长。最后,许教授给老师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品质训练的方法。
今天,我们从众多老师们的心得中,评选出3位老师的优秀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学习。
听完许教授的课,我收益颇多。现总结两点深刻地思考:
一、用积极心理学对抗负性自动化思维
“积极心理学”一听到这个词,让我马上想到经典的两个故事:烂苹果与好苹果,半杯水与一杯水。故事透出不同个体的自动化思维——消极心理与积极心理。长期处于消极负性的思维模式会让人陷入焦虑、忧郁等等不健康的生命状态中,而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会让个体产生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该机制会使人生活的更幸福,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久。乐观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乐观解释风格,那么就让生命个体通过乐观归因风格训练,激发并培养乐观因素,让生命个体走向持久幸福。
当然,改变思维模式是很难的,特别是对于习惯于负性自动化思维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要长期对自己或别人的思维模式加以强化或引导。在这种对抗中,也会有很多很多的“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幸福感。
二、让人不理解的行为背后必然有受益点
是的,很多让人不理解的行为背后,该行为个体一定会有受益点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例:六年级一学生常借“起不来床”迟到,后来直接不上学了。一开始妈妈一遍一遍地叫,后来又叫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最后爸爸也推迟了上班时间。这样一家人围着他,事无巨细地照顾他。经过了解,问题在于:在家庭中二胎弟弟出生后,父母、爷爷姥姥等全家上下都关注小弟弟了,再也没有人关心他了。一次偶然的身体不适让全家人的注意力又回到自己的身上,于是他便“起不来”的理由越来越多。
这个案例中孩子的受益点或多或少的让人觉得卑微,但是当物质生活是丰富的时候,精神世界尤为重要了。幸好,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父母的及时了解这一点,慢慢地开始纠正,开始真正地关爱孩子,多陪伴,呵护。
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只要是教育就应该是人的教育,要践行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完全之人物”——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而在教育的过程中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引导、训练个体,培养其成长型思维,一定会促进个体人格健康、身心和谐、热爱生活。
上周六,聆听了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许爱红教授的报告《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许教授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备受关注”和“值得警惕的‘空心病’”两种现象入手,重点对学校教育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指出了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当许教授提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日常工作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当中关注到的更多是孩子所犯的一些错误,忽视孩子身上其他的闪光点时,引起了我深深的回忆与思考。
作为一名刚入职一年多的新教师来说,我从第一天踏上教师这个岗位时就对我班里的45个孩子充满了期待,期待他们能够在小学这短短的几年中,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习惯养成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于是,在我接班的第一年,我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更加严格地要求每一个孩子,要求他们做到我心目中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准。因此,我每天都在反复强调,哪里错的多,哪些做法错,反而对于孩子们做的好的地方,总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在最终的期末检测当中,孩子们的成绩相比最初虽然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我却感到异常的疲累,我反复的问我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影响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通过学习上周的许爱红教授关于“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的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想要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也必须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少一点成年人的期待,多一点对孩子们的爱与关怀,这才是让每个孩子真正实现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就像那句老话所说的,我不期待我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我希望他们能够在我的班级当中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的人。
在我的班里,有这样两个学生,其中之一是小孙同学,这个孩子学习基础比较弱,由于家长常年包工地干活顾不上,学习成绩一直没有起色。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在个人上厕所这个问题上,按道理来讲是不应该再让老师去操心的,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班级里面,隔三差五地会弄脏自己的裤子。为此,周围同学也向我抱怨过,而我也在和小孙同学的家长沟通过后得知,已经带着孩子去医院看过,医生说孩子各方面都很健康,智力也在正常水平,没有任何问题。这让我非常疑惑,一个好好的孩子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状况呢?在一次处理小孙和同桌闹矛盾的事件这样的偶然契机之中,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严肃处理完小孙和同桌之间的小矛盾之后,我以关怀的语气问小孙:“在上厕所这个问题上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吗?”小孙摇了摇头,以极其微小的声音说不是,我预料到这次谈话可能会给我答案,于是我接着问:“那为什么不控制呢?”小孙就不再说话了,低下头盯着自己的脚尖,我忽然想到鲜少看到小孙的父母接他回家,上次家访时家中还有个三四岁的弟弟,一家人都在围着弟弟转,甚至小孙的妈妈面对我指出的关于小孙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甚是平淡的态度,我问了一句:“是因为爸爸妈妈吗?”听到我这句话,小孙什么也没说,只是暗淡的眼神里突然就闪现出了泪光,接着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起来。我顿就明白了她为什么隔三差五就会弄脏自己的裤子。于是,我立刻联系了孩子的家长,说明了情况,家长也瞬间明白过来,在弟弟出生以前,小孙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最近几天小孙总是追问妈妈是更喜欢弟弟还是更喜欢她。一时间,家长情绪上有自责,也有后悔。接着,我就了解到小孙在晚上上完小饭桌之后都是一个人披星戴月走回航东小区,于是,我在下午多留了小孙补习作业时,给小孙的妈妈发了消息,让她亲自来接孩子一趟。自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时常跟孩子的家长交流情况,而小孙呢在作业方面也明显认真了起来,虽然还是空题很多,但至少能够看到她认真的笔迹了。
另一个孩子是小董,她是在三年级时转学过来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太好,也不够勤快,作业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为此也多次和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但收效甚微。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准备吃饭,潘校打来电话说我们班里还有一个孩子传达室,那时已经七点多钟,天色已经很暗了,我没有联系上孩子的家长,思索再三还是决定亲自去把她送回家。在送小董回家的路上,除了问她的家住哪里,我还得知最近孩子的妈妈换了工作,要周村张店来回跑,每次下班的时间都很不固定。在把小董安全送回家中之后,我再三确认家中有人便离开了。直到最近,小董的妈妈又给我发来微信,说孩子最近上网课非常用心,她不用在旁边盯着,也能很积极的主动回答问题。收到这样的反馈,突然就有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之前虽然对孩子严格要求,但还是少了对孩子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关怀。孩子被动的跟着我的步调走,被我使劲拖着往前走,和她自己想努力往前冲区别甚大。孩子主动去学不仅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我的教学也变得更加轻松了。
漫漫教学之路,我是这路上的行者之一。通过许教授的课,我深刻的明白“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认识到了教师自身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也愿我未来能够一步一个脚印,不忘自己的教育初心,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与关怀,在这条路上留下自己坚实的脚印。
谢谢大家,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往期课程培训回顾
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
【师训简讯】:
第一讲——东方启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培训班开班仪式”圆满举办
第二&三讲——周村区文昌湖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培训班”顺利举行
第四讲——周村区文昌湖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培训班”圆满举行
第五讲——周村区文昌湖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培训班”如期举行
【师训心得】:
第一讲——周村区文昌湖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培训班”心得分享
第二&三讲——周村区文昌湖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培训班”心得分享
【师训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