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听课心得】听课,反思、实践——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

12月16日,我第四次到安福中学聆听了师父江耀基老师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公开课,课后对比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颇多,还存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让教学备课更精致
只有真正备好课,才能上一堂好课。对于备课,我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有时却仍旧没有做好,备课过于粗糙。给自己的借口是时间不够,太多事了,殊不知时间是安排出来的。备好一节课,从做好课件,设计好课堂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从学生的学情入手,搞清学生思路理解,预判课堂的重难点与学生的疑难点,哪些要细讲,哪些要着重提醒。这其中取决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所以今后我会更加注重对相关知识点的提前“预习”,从查看各类教学视频和PPT中博采众长,同时多做一些相关习题,向中考题型靠拢,将自己的内存容量扩充,思维重新活跃打开,争取在之后的教学中能随时抛出例子,举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例题。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中,教师需要设置层层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总结。尤其是重难点问题,教师设置好了问题链,学生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去吸收。这一块可以通过写教案的形式去加强。在课堂中,多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活动和问题链让师生互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来。在互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好的时候要及时表扬肯定,表现不好的也要多鼓励。
三、多反思改进课堂教学
每次上完课都要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下次更好的课堂教学做准备。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上课内容是否完善?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知识点?通过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上是否没有关注到学生情绪?再去逐个改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一次次进步。
通过本学期四次听(师父)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成为像师父一样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