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出台 会员动态:国网上海电力|华东送变电|海郑实业

01

政策速递

国家发改委:

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组织工作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先后印发《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严格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的通知》,对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认真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要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督促供需企业自主衔接资源和签订合同,推动企业签早、签足、签实、签规范,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要求。要加强对辖区内供需企业中长期合同签订进展情况的跟踪调度,为供需衔接提供便利条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市生态环境局等八部门:

印发《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到2025年,上海将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沪环气〔2022〕211号),通知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碳普惠平台,并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

《方案》明确,将出台上海碳普惠体系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及相关专项操作细则,规范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为碳普惠体系的运行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包括个人低碳场景及减排量的管理、碳普惠减排量消纳等。上海将依托相关机构建立碳普惠管理及运营机构(中心),承担上海碳普惠机制的管理和运营职能;依托“随申办”等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具备方法学与碳普惠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与登记、交易、激励等功能的碳普惠系统平台。

《方案》明确支持与鼓励上海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并通过抵消机制完成碳排放交易的清缴履约;充分挖掘“双碳目标”下各类组织、产品、服务、活动、建筑、区域等不同维度的自愿碳中和需求,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优先使用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碳中和。

《方案》提出,金融机构可为碳积分高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部门还可以将碳普惠纳入企业与个人的低碳行为综合评价体系,使企业、个人相关绿色评价体系与其他政策、商业资源联动,让“碳达人”们充分享受到优惠和“好评”。

?点击查看政策详情

02

行业关注

国家能源局:

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

12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8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518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用电量135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

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8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4789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1097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54亿千瓦时。

03

会员动态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聚沙成塔之钥:利用电动汽车“削峰填谷”

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首个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验收

12月9日,随着业主验收组下达验收结论,上海申能吴泾第二发电有限公司0.1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公司首个光伏EPC总承包项目顺利竣工。

此次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吴泾电厂光伏项目装机容量0.1MW,充分利用车库屋顶空间,有效开发低压端并网发电自用,起到削峰填谷作用。项目团队于11月下旬进场,历时14天完成并网投运,充分体现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短平快”的特点。

海郑实业:

再次顺利通过申一检测ISO三体系国际审查认证

欢迎扫码 关注我们

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

/ AAAAA级社会组织 / 

/ 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

/上海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 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