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论语》有感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到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
一、穷困本非人意,但有时不可避免
趋吉避凶,是人之本性。生于世间,人人为钱财利碌来奔走,不辞辛苦,不惧劳累。所为者何?只为了多存钱财,使人生之路更为顺畅通达。
金钱,是我们谋生的工具,是我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载体之一。假如家缺钱少粮,那就意味着我们陷入了穷困之地,人生之路就开始变得不顺。
于是受人白眼,于是遭人冷落,心有余而力不足。计划好的事只得暂时放下,想得到的东西只好不再去想。这还算是好的,更可怕的是今后一直如此,并且生出种种忧愁怨恨,使本已穷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人人日夜努力,都为避免遇到穷困之境。然而人的运势,如同长江之潮,春夏则盛,秋冬则衰,即使穷困非人本意,但有时无可避免。
二、孔子困于陈、蔡之际,世人皆知何为君子
孔子一生都在为推行仁政而游说各国,尽管他的学说不被各君主接受,但大家也都将其视为圣贤。这一年,孔子居住在陈蔡之间,楚国听说后,聘请孔子到楚国治理政事。
陈、蔡的官员听说后非常惊慌,他们认为孔子是贤者,如果去楚国做官,一定会威胁到陈、蔡两国。于是他们派一群囚徒将孔子围困起来,孔子及其弟子们无法离开。
围困已久,孔子也好多天没有吃饭了。他的弟子都生病了,站都站不起来。而孔子仍然坚持讲学弹琴吟歌。
这时子路愤怒地对孔子说:“君子也有遭受困穷而毫无办法的时候吗?”
孔子未作正面回答,只是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
孔子在遭受困厄之时的言行,令世人敬仰,也令大家明白了,什么是真君子。
三、我不愿过穷困的生活,但穷困来临时,我选择做君子
许多人都在为自己的飞黄腾达而努力,于是忘记身心之累,不顾名节之重。尤其是在运气不佳,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就选择了向名利妥协。这是最不可取的。
人人都有穷困之时。有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走上了充满风险的令人所不耻的歪路,无所不为,无恶不作,还美其名曰金钱社会本应如此。这是没有丝毫的道德节操。或许在他们眼中,没有不该赚的钱,只有要不要赚钱。
而有人则能经得起穷困的考验,在任何艰险困厄之境中不失君子风度。例如一些出卖苦力的劳动者,即使家中急需钱用,但仍坚守正道,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挣钱养家,不为金钱改变自己初心。
人生本是有起有落,唯有真君子才能在风浪之中稳坐钓台。想明白自己的人生究竟为何,何为正道,然后“一以贯之”,不为世事艰辛所改,不为金钱名利所惑,才是真正君子的风度。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