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不凌乱的家」:对家居用品的新想法

你好,今天解读一本书:「不凌乱的家」这本书让我对家居用品有了新的理解。在产生了新的理解的同时,我尝试进入作者的心境,得出一个视角。这个视角很有意思,所以我分享出来。

1.有情绪的家

作者李苑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期间获得在日本东北大学联合培养的资格。最重要的是,作者是一位妈妈,更重要的是,她刚开始非常邋遢。一个学建筑设计专门设计美的工作,为什么在自己的家无法设计一个合理整洁的家呢?

作者李苑说:“一个不凌乱的家,并不能全靠设计。它应该说一种生活方式,嵌入生活。”

再好的收纳空间,迟早会面临“收拾→变乱→再收拾→再变乱”的死循环。我曾经设计过自己的工作室,也住过很多个朋友的家里面。通过对身边朋友家的观察,和作者对家·对家居用品·对家务的理解,我感受到一个很久以来人们习惯性的看法:家居用品只是工具。

在这,我提出一个观点:家居用品是有生命的·有尊严的,有性格的存在。

一般来说一只猫寿命是15年,而我们对待猫的态度是一个有生命的·有尊严·有性格的存在。我们认真想一下,一个铁勺子,在正常情况下是能用数十年的。这个用数十年的铁勺子,难得不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吗,不值得好好珍惜吗?

对应到每一个家居用品,它们其实是有生命的。是生命,就需要被保护,被照顾。怎么照顾它呢,我们需要有一些原则,这个原则是你和它共同执行的契约。或许说到这,你会觉得很可笑,很好玩,脑洞很大。我是认真的。

2.它需要被理解

在一些原则需要做到共同执行后,它还有性格。性格是它的属性·特点·功能等等,这是它无法随意改变的,你要用它,就需要宽容它的性格。

一个陶制马克杯,可以用数十年,需要经常清洗,易碎需要放稳,这是马克杯的生命·尊严和性格。它在一个家里,它所处位置,是你对它的态度。你可以把它放置在干净的杯架上,也可以随手放在地上。

你对每个家居用品的态度,决定你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还是凌乱无序的家。与其说归纳整理,我更愿意问你是否愿意重新去理解·去看它的内心想法。它愿意每天都待在洗手池里没人搭理吗,它愿意被磕磕碰碰吗,它愿意和你相处吗?

3.每个家人都有责任

我们家里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责任区,有自己的私人领域。在私人领域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做好收纳整理。在公共空间,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处理临时的垃圾。

请不要把责任全部推给对方,而是让家人一起提出需求,共同设计归纳整理的空间,给家居用品寻找合理的位置。考虑家人的习惯,使用的频率,整理的难度去规划自己的家。

尊重自己,尊重家人,尊重共同维护的家。

最后,希望你去读读这本生动有趣的「不凌乱的家」,你会发现一个真实善良的妈妈倾诉自己的家务日记,接地气,很有用。


我们下期「书街角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