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英国作家毛姆以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创作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现实。毛姆在这本书中,写出了理想与现实交相辉映,命运的高潮和低潮跌宕起伏。
伦敦的一名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弃子,弃家出走。去追寻自己虚无缥缈的画画梦想,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毛姆在书中写道:斯特里克兰的卓越之处在于,和大多数人不同,他完全漠视生活的舒适,完完全全的过着一种精神生活。住在哪里,吃些什么,这些问题对他来讲,根本无所谓。他的全身心都只倾注在一件事上,那就是画画。他说: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他说: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
对绘画的热爱,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成为自内而外迸发的一种力量。所以,哪怕吃再多的苦头,尝过再多失败,也无法动摇他的意志。
事实上,在学画的过程中,斯特里克兰一直在有意克制享乐的欲望,甚至把现实的种种苦难都当成是修行。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画室里,放着柔软的扶手椅从来不坐,只坐硬板凳的原因。斯特里克兰是强大的也是清醒的。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选择了前者,为此付出一切,他义无反顾。
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之后,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同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改写现代艺术史的惊世杰作。就在此时,他被绝症和双目失明击倒,临死之前,他嘱咐妻子烧掉了他画在墙壁上的壁画,对完成后的作品毫无眷恋,因为最丰腴的愉悦感已经在创作中产生了,而不是为了名利。“他甘愿赴死,因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这是文中对他的评价也是故事最深刻的总结。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月亮高高在上,是我们的理想。六便士是当时英国金额最少的钱,象征着我们的生活。斯特里克兰在精神上的超越,不为物累。身处六便士中,依然相信明月。因为他深知,这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其实,人生不怕路难走,怕的是,你总是一边走,一边后悔。这世间没有完美的选择,全靠权衡与取舍。成年人的勇敢,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只要得到的,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就是幸福。无论当下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要相信,你所付出的,都会在点滴间成就你。在这满是六便士的人间,愿我们都能忠于自己,心有明月,无畏无惧。
当然,我分享这本书,并不希望大家把“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这句话看的过于理想化,放弃一切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如果你真正立足于现在所做的工作,那又怎知它不会成为你的理想呢?我们大多数人,至少是我们青年教师都处于“如果麦子熟了,也许我会考虑种花”的状态,说直白一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麦子熟了温饱问题解决了,基本物质生活有所保障之后,我们才会去种花,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所以,好好生活,不要多想,也许日子过着过着答案就出来了。